买这本书,是在去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闲逛,从二楼传记部,逛到四楼的盘算机部,又转到了文学区。看到人民文学出书社出书的一系列经典名著,它们的装帧设计,很典雅庄重,磨砂的硬皮儿,砖红色的底儿,玄色的书名,拿在手中就有一种厚重感。眼光扫过,发现了这本久违的名著《吕梁英雄传》,我看清楚了它的作者是马烽和西戎。这又勾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因为我深深地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说过老一辈革命作家马烽就是我们孝义人。
名著《吕梁英雄传》早就想读这本马烽和西戎合著的抗日经典名著了,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这次也就痛快地买下来了。原来想很快地读完,可是去年事情紧一些,就读到头几个章节,也就撂下了。厥后有了一段休养的时间,我终于是又开始读这本老乡、老前辈的著作了。
没有想到几十年已往了,可是书中的情节很吸引我,一口吻都读完了。现在如果要我给《吕梁英雄传》一句形容的话,我就得说“这是真正的黎民的抗战,人民的智慧可谓百花齐放!”名著《吕梁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分八十回,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的吕梁山区的几个小乡村,特别是康家寨,这里的黎民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扫荡举行的艰辛斗争。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它讲述的真正的老黎民的抗战。
近些年来我们通过种种书籍和影视作品都是关于抗日政党首脑们的事迹,到底底层的人民黎民是如何举行抗战的,我们也只知道“地雷战”、“隧道战”两个例子,其它也不甚相识。小说中吕梁山中的几个乡村,康家寨、望春崖、桃花庄、汉家山、水峪镇的黎民都在侵华日军的重压下生活的。
因为敌人的疯狂扫荡,八路军的正规军已经退进吕梁山的更深处,抗日军政府似乎土崩瓦解了,日本军队的铁蹄控制了这里的每个村镇。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康家寨的田主老财康锡雪看到八路军走了,就又跳出来,要向村民把那些年减掉的租子再收回来。
越发可恶的是他和他周围的人还勾通上日本人和伪军一起欺压黎民。老黎民真是敢怒不敢言,就在这个时候八路军并没有放弃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派履历富厚的老武同志联系村中的有反抗意识的农民,而小说的主人公也就登场了,雷石柱、孟二愣、张有义、李有红等等等,他们都是康家寨抗日民兵的主干气力。
小说相关章节于是全村的贫苦黎民在他们几个和老武同志的领导下,与日寇、敌伪举行艰辛卓绝的斗争。他们领导大伙造石雷、抗交粮、守卫桦树林、“抢新娘”、大搬迁、困碉堡等,每次斗争都体现出底层劳感人民的勇气和智慧。
固然期间也有叛徒出卖、惨遭伏击、敌人纵火烧杀,甚至康家寨民兵大队长雷石柱被他老丈人下毒,差点要了他的命。这些活生生的斗争履历,让小说变得越发立体生动。总之一句话,这是一本讲述老黎民抗战履历的好书。小说的另外一个亮点,就在于小说作者的亲历性,由此使得小说的内容越发的真实。
本书的作者马烽和西戎,都是生在旧社会,履历了谁人年月,尤其是三十年月末到延安学习知识,厥后调回抵家乡山西吕梁,一直就在吕梁山区事情直至开国。他耳闻眼见了其时老黎民的“抗战智慧”,所以对于小说中我党干部是如何向导群众的,民兵又是怎么样与敌人斗争的,这些个情节,都叫每一个读者感受很真实。
小说相关章节另外小说的语言也是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在白话中夹杂着大量的典型的吕梁山区方言。尤其我读到个体词语的时候,我就会笑作声来,这个词儿简直就是我的家乡话啊!确实啊,读了这么多的抗战书籍,看到的多是首脑们和军队是如何的斗争的,居然我的老前辈写的这本《吕梁英雄传》写出了一般的山区老黎民是如何在谁人残酷的年月,是如何生活和斗争的,而作者之一马烽就是我们孝义人。在这里我得向马烽和西戎两位老前辈致敬了,谢谢二老在几十年前的协力互助,为如今年轻一代的我们留下了这本抗日的经典著作。
本文来源:博亚体育app官网-www.yumishouhuoji.com
QQ:950174617
手机:15155736282
电话:093-693746478
邮箱:admin@yumishouhuoji.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东城区预展大楼5849号